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棕竹 | 拼音:zōng zhú |
拉丁学名:Rhapis excelsa (Thunb.) Henry ex Rehd. | |
别 称:椶竹、筋头竹、观音竹、虎散竹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单子叶植物纲 |
目:初生目 | 亚 目: |
科:棕榈科 | 亚科:贝叶棕亚科 |
族:贝叶棕族 | 属:棕竹属 |
形态特征
棕竹丛生灌木,高2-3米,茎圆柱形,有节,直径1.5-3厘米,上部被叶鞘, 但分解成稍松散的马尾状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网状纤维。叶掌状深裂,裂片4-10片,不均等,具2-5条肋脉, 在基部1-4厘米处连合,长20-32厘米或更长,宽1.5-5厘米,宽线形或线状椭圆形, 先端宽,截状而具多对稍深裂的小裂片,边缘及肋脉上具稍锐利的锯齿,横小脉多而明显; 叶柄两面凸起或上面稍平坦,边缘微粗糙,宽约4毫米,顶端的小戟突略呈半圆形或钝三角形,被毛。 花序长约30厘米,总花序梗及分枝花序基部各有1枚佛焰苞包着,密被褐色弯卷绒毛;2-3个分枝花序, 其上有1-2次分枝小花穗,花枝近无毛,花螺旋状着生于小花枝上。雄花在花蕾时为卵状长圆形, 具顶尖,在成熟时花冠管伸长,在开花时为棍棒状长圆形,长5-6毫米,花萼杯状,深3裂,裂片半卵形, 花冠3裂,裂片三角形,花丝粗,上部膨大具龙骨突起,花药心形或心状长圆形,顶端钝或微缺; 雌花短而粗,长4毫米。果实球状倒卵形,直径8-10毫米。种子球形,胚位于种脊对面近基部。花期6-7月。 |
生长习性
棕竹喜温暖湿润及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,不耐积水,极耐阴,畏烈日,稍耐寒可耐0℃左右低温。要求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,不耐瘠薄和盐碱,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