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名:棒槌草、铁色草、大头花、夏枯头、锣锤草、东风、牛枯草、地枯牛、广谷草、六月干、棒头柱 |
入药部位:干燥果穗。 |
性味归经:辛、苦,寒。归肝、胆经。 |
功效:清火,明目,散结,消肿。用于目赤肿痛,目珠夜痛,头痛眩晕,瘰疬,瘿瘤,乳痈肿痛;甲状腺肿大,淋巴结结核,乳腺增生,高血压。 |
《本经》:"主寒热、瘰疬、鼠瘘、头疮,破症,散瘿结气,脚肿湿痹。" 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"补养血脉。" 《滇南本草》:"祛肝风,行经络,治口眼歪斜。行肝气,开肝郁,止筋骨疼痛、目珠痛,散瘰窃、周身结核。" |
免责声明:非中草药专业网站,如有需要,请查阅权威资料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