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糖胶树 | 拼音:táng jiāo shù |
拉丁学名:Alstonia scholaris (L.) R. Br. | |
别 称:鹰爪木、象皮木、面条树、九度叶、英台木、金瓜南木皮、面架木、肥猪叶、吃力秀、阿根木、鸭脚木、灯台树 | |
门:被子植物们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
目:捩花目 | 亚 目: |
科:夹竹桃科 | 亚科:鸡蛋花亚科 |
族:鸡骨常山族 | 属:鸡骨常山属 |
形态特征
糖胶树乔木,高达20米,直径约60厘米(在国外有记载高可达40米,直径1.25米);枝轮生,具乳汁,无毛。叶3-8片轮生,倒卵状长圆形、倒披针形或匙形,稀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7-28厘米,宽2-11厘米,无毛,顶端圆形,钝或微凹,稀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;侧脉每边25-50条,密生而平行,近水平横出至叶缘联结;叶柄长1.0-2.5厘米。花白色,多朵组成稠密的聚伞花序,顶生,被柔毛;总花梗长4-7厘米;花梗长约1毫米;花冠高脚碟状,花冠筒长6-10毫米,中部以上膨大,内面被柔毛,裂片在花蕾时或裂片基部向左覆盖,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2-4毫米,宽2-3毫米;雄蕊长圆形,长约1毫米,着生在花冠筒膨大处,内藏;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,密被柔毛,花柱丝状,长4.5毫米,柱头棍棒状,顶端2深裂;花盘环状。蓇葖2,细长,线形,长20-57厘米,外果皮近革质,灰白色,直径2-5毫米;种子长圆形,红棕色,两端被红棕色长缘毛,缘毛长1.5-2厘米。花期6-11月,果期10月-翌年4月。 |
生长习性
生于海拔650米以下的低丘陵山地疏林中、路旁或水沟边。喜湿润肥沃土壤,在水边生长良好,为次生阔叶林主要树种。 |
药用价值
糖胶树树根、树皮、叶均含多种生物碱,供药用。在印度用其树皮、叶及乳汁来提炼药物治疟疾和发汗。在我国民间则用其树皮来治头痛、伤风、痧气、肺炎、百日咳、慢性支气管炎;外用可治外伤止血、接骨、消肿、疮节及配制杀虫剂等。树形美观,我国广东和台湾等省常作行道树或公园栽培观赏。乳汁丰富,可提制口香搪原料,故有称 "糖胶树"。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,其毒性为树皮和叶有毒。 药用树皮、枝苦。味苦,性凉。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止血消肿。 主治感冒发热,肺热咳喘,百日咳,黄疸,胃痛,吐泻,疟疾,疮疡痈肿,跌打肿痛,外伤出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