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马兰 | 拼音:mǎ lán |
拉丁学名:Aster indicus L. | |
别 称:路边菊、田边菊、泥鳅菜、泥鳅串、鱼鳅串、蓑衣莲、紫菊、阶前菊、鸡儿肠、马兰头、竹节草、马兰菊、蟛蜞菊、红梗菜、田菊、毛蜞菜、红马兰、马兰青、路边菊、螃蜞头草、蓑头莲、灯盏细辛、红管药、鸡油儿、田蒿子、剪刀草、田茶菊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
目:桔梗目 | 亚 目: |
科:菊科 | 亚科:管状花亚科 |
族:紫菀族 | 属:马兰属 |
主要产地
马兰广泛分布于中国西部、中部、南部、东部以及东北以南地区。同时,在朝鲜、日本、中南半岛至印度也有分布。 |
形态特征
马兰,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直立,高可达70厘米,上部有短毛。基部叶在花期枯萎;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,全部叶稍薄质,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,上部叶小,全缘,基部急狭无柄。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。舌状花,舌片浅紫色,管状花黄色。倒卵状矩圆形,极扁,褐色,边缘浅色而有厚肋,上部被腺及短柔毛。花期5-9月,果期8-10月。 |
生长习性
马兰喜温暖湿润的环境,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水利设施好、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好。生于林缘、草丛、溪岸、路旁。 |
相关文化
马兰一般生在田间地头,马儿贪吃其多汁的嫩叶,总是留在原地不肯挪步,所以命名为“马拦头”。明朝的王磐在《野菜谱》中第一次将“马兰头”写成“马拦头”,表达了拦马的意思,马拦头,拦路生,我为拔之容马行。也因此特性,后来“马拦头”更是引申出挽留行人之意。清代的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里记载,汪廷防至上海任官,离任时,村中小童纷纷献上马兰以赠行,一时传为美谈,有人赋诗“欲识黎民攀恋意,村童争献马拦头。”另一种说法是《汉语大词典》中“马”有大的意思,章炳麟《新方言》:古人于大物则冠“马”字,如马枣、马蜂。而在《本草纲目》中,李时珍将马兰描述为“其叶似兰而大…故名”。清代的顾张思在《土风录》中也有释义:“马兰,今大叶冬兰也。俗以摘取茎叶谓之头”。意思即为马兰像大的冬兰,且摘取嫩芽部位而食,故俗名为马兰头。马兰是中国本土种,瑞典生物学家卡尔·冯·林奈(Carl von Linné)的原始标本采自中国,在1854年由卡尔·海因里希·舒尔茨·比普提纳斯(Carl Heinrich Schultz Bipontinus)命名为“Kalimeris indica”。有中国学者研究了马兰属植物分支分析及演化,对马兰属植物25个性状(如形态、解剖、孢粉和地理分布等)进行比较分析,建立分支图,分支图的结果显示本属植物可分为3组:心叶组(如长柄马兰)、甘川组(如高茎马兰)和马兰组(包括马兰、多型马兰等),且演化趋势为心叶组→甘川组→马兰组。 |
药用价值
马兰全草药用,有清热解毒、消食积、利小便、散瘀止血之效。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,如感冒发烧、咳嗽、急性咽炎、扁桃体炎等。此外,马兰乙醇提取液注射于动物有镇咳作用,并有抗惊厥及加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。对小鼠有弱的镇痛作用。马兰幼叶通常作蔬菜食用,俗称“马兰头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