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芍药 | 拼音:sháo yào |
拉丁学名:Paeonia lactiflora Pall. | |
别 称:野芍药、土白芍、芍药花、山芍药、山赤芍、金芍药、将离、红芍药、含巴高、殿春、川白药、川白芍、赤药、赤芍药、赤芍、查那-其其格、草芍药、白药、白苕、白芍药、白芍、毛果芍药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
目:毛茛目 | 亚 目: |
科:毛茛科 | 亚科:芍药亚科 |
族: | 属:芍药属 |
形态特征
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粗壮,分枝黑褐色。茎高40-70厘米,无毛。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,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;小叶狭卵形,椭圆形或披针形。花数朵,生茎顶和叶腋,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;苞片4-5,披针形,大小不等;萼片4,宽卵形或近圆形;花瓣9-13,倒卵形,花瓣各色,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;花丝长0.7-1.2厘米,黄色。蓇葖长2.5-3厘米,直径1.2-1.5厘米,顶端具喙。花期5-6月;果期8月。 |
生长习性
芍药喜光,耐寒,在中国北方各地可以露地越冬;夏季喜冷凉气候;喜土层深厚、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壤土,在黏土和沙土上虽然可开花,但是生长不良,在盐碱地和低洼地不宜生长。 |
药用价值
芍药的根味苦、酸,性微寒。平肝止痛,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。用于头痛眩晕,胁痛,腹痛,四肢挛痛,血虚萎黄,月经不调,自汗,盗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