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粗榧 | 拼音:cū fěi |
拉丁学名: | |
别 称:中华粗榧杉、粗榧杉、鄂西粗榧、 中国粗榧 | |
门:裸子植物门 | 纲:红豆杉纲 |
目: | 亚 目: |
科:三尖杉科 | 亚科: |
族: | 属: |
形态特征
粗榧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15米,少为大乔木;树皮灰色或灰褐色,裂成薄片状脱落。叶条形,排列成两列, 通常直,稀微弯,长2-5厘米,宽约3毫米,基部近圆形,几无柄,上部通常与中下部等宽或微窄, 先端通常渐尖或微凸尖,稀凸尖,上面深绿色,中脉明显,下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,较绿色边带宽2-4倍。 雄球花6-7聚生成头状,径约6毫米,总梗长约3毫米,基部及总梗上有多数苞片,雄球花卵圆形, 基部有1枚苞片,雄蕊4-11枚,花丝短,花药2-4(多为3)个。种子通常2-5个着生于轴上, 卵圆形、椭圆状卵形或近球形,很少成倒卵状椭圆形,长1.8-2.5厘米,顶端中央有一小尖头。 花期3-4月,种子8-10月成熟。 |
生长习性
粗榧阴性树种,较喜温暖,较耐寒,喜温凉、湿润气候及黄壤、黄棕壤、棕色森林土的山地,喜生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,抗虫害能力很强。 |
药用价值
粗榧味甘、涩,性平。功能主治:驱虫,消积。用于蛔虫病,钩虫病,食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