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南牡蒿 | 拼音:nán mǔ hāo |
拉丁学名:Artemisia eriopoda Bge. | |
别 称:牡蒿、拔拉蒿、黄蒿、一枝蒿、米蒿、乌苏力格一沙里尔日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
目:桔梗目 | 亚 目: |
科:菊科 | 亚科:管状花亚科 |
族:春黄菊族 | 属:蒿属 |
主要产地
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 |
形态特征
南牡蒿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主根明显,粗短,有侧根;根状茎稍粗短,肥厚。茎直立,单生或数个丛生,近无毛,基部常密被绒毛,上部或下部常生花序枝。叶片宽2-5cm,通常羽状深裂,裂片5-7个,宽倒卵形,基部楔形,先端又掌状分裂,有时匙形而边有齿或浅裂;上部叶三裂或不裂,裂片条形;全部叶上面无毛,下面被微柔毛。头状花序小,多数,卵球形或近于形,直径1-1.5mm,下垂,在茎顶或枝端排成复总状花序;无梗或有短梗,有条形苞叶;总苞卵形,长约2mm;总苞片3-4层,无毛,外层卵形,背面绿色,边缘稍膜质,内层长圆形,边缘宽,膜质;雌花4-8朵,花冠狭和状,花柱伸出,先端2叉;两性花6-10朵,不孕育。瘦果小,长圆形。花、果期6-11月。 |
生长习性
南牡蒿生于山坡、路旁及林缘等处。 |
药用价值
南牡蒿味苦;微辛;性凉,疏风清热;除湿止痛。主风热头痛;风湿性关节炎;蛇咬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