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茴茴蒜 | 拼音:huí huí suàn |
拉丁学名: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 | |
别 称:芸芥、臭芸芥、臭荠、臭滨芥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
目:毛茛目 | 亚 目: |
科:毛茛科 | 亚科:毛茛亚科 |
族:毛茛族 | 属:毛茛属 |
主要产地
西藏、云南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内蒙古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山东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 |
形态特征
茴茴蒜一年生草本植物。须根多数簇生。茎直立粗壮,高可达70厘米,分枝多,与叶柄均密生开展的淡黄色糙毛。叶片宽卵形至三角形,裂片倒披针状楔形,顶端尖,两面伏生糙毛, 侧生小叶柄较短,生开展的糙毛。花序有较多疏生的花,花梗贴生糙毛;萼片狭卵形,花瓣宽卵圆形,与萼片近等长或稍长,黄色或上面白色,花托在果期显著伸长,圆柱形,聚合果长圆形,瘦果扁平,5月至9月开花结果。 |
生长习性
茴茴蒜生长在海拔700-2500米的平原与丘陵、溪边、田旁的水湿草地。 |
药用价值
茴茴蒜全草入药,药用范围广泛,有消炎、止痛、截疟、杀虫等功效,常用来治疗肝炎、肝硬化、疟疾、胃炎、溃疡哮喘、风湿关节痛等疾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