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灯心草 | 拼音:dēng xīn cǎo |
拉丁学名:Juncus effusus L. | |
别 称:秧草、水灯心、野席草、龙须草、灯草、水葱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单子叶植物纲 |
目:灯心草亚目 | 亚 目: |
科:灯心草科 | 亚科:百合目 |
族: | 属:灯心草属 |
主要产地
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 |
形态特征
灯心草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,地下茎短,匍匐性,秆丛生直立,圆筒形,实心,茎基部具棕色,退化呈鳞片状鞘叶,穗状花序,顶生,在茎上呈假侧生状,基部苞片延伸呈茎状,花下具2枚小苞片, 花被裂片6枚,雄蕊3枚,雌蕊柱头3分歧。褐黄色蒴果,卵形或椭圆形,种子黄色呈倒卵形。花期6-7月,果期7-10月。 |
生长习性
灯心草生于水旁、田边等潮湿处。 |
药用价值
灯心草的干燥茎髓。味甘、淡,性微寒。归心、肺、小肠经。清心火,利小便。用于心烦失眠,尿少涩痛,口舌生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