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肥皂草 | 拼音:féi zào cǎo |
拉丁学名:Saponaria officinalis | |
别 称:石碱花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双子叶植物纲 |
目:中央种子目 | 亚 目: |
科:石竹亚科 | 亚科: |
族:石竹族 | 属:肥皂草属 |
形态特征
肥皂草多年生草本,高30-70厘米。主根肥厚,肉质;根茎细、多分枝。茎直立,不分枝或上部分枝,常无毛。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5-10厘米,宽2-4厘米,基部渐狭成短柄状,微合生,半抱茎,顶端急尖,边缘粗糙,两面均无毛,具3或5基出脉。聚伞圆锥花序,小聚伞花序有3-7花;苞片披针形,长渐尖,边缘和中脉被稀疏短粗毛;花梗长3-8毫米,被稀疏短毛;花萼筒状,长18-20毫米,直径2.5-3.5毫米,绿色,有时暗紫色,初期被毛,纵脉20条, 不明显,萼齿宽卵形,具凸尖;雌雄蕊柄长约1毫米;花瓣白色或淡红色,爪狭长,无毛,瓣片楔状倒卵形,长10-15毫米, 顶端微凹缺;副花冠片线形;雄蕊和花柱外露。蒴果长圆状卵形,长约15毫米;种子圆肾形,长1.8-2毫米,黑褐色, 具小瘤。花期6-9月。 |
生长习性
肥皂草原产于欧洲及亚洲西部。地中海沿岸均有野生。喜阳、耐半阴、耐寒、耐旱。 |
药用价值
肥皂草根入药,有祛痰、治气管炎、利尿作用。同时因含皂甙,可用于洗涤器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