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眼子菜 | 拼音:yǎn zǐ cài |
拉丁学名:Potamogeton distinctus A. Benn. | |
别 称:鸭子草、水案板、水上漂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单子叶植物纲 |
目:沼生目 | 亚 目:眼子菜亚目 |
科:眼子菜科 | 亚科:黍亚科 |
族: | 属:眼子菜属 |
形态特征
眼子菜多年生水生草本。根茎发达,白色,直径1.5-2毫米,多分枝,常于顶端形成纺锤状休眠芽体,并在节处生有稍密的须根。茎圆柱形,直径1.5-2毫米,通常不分枝。浮水叶革质,披针形、宽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2-10厘米,宽1-4厘米,先端尖或钝圆,基部钝圆或有时近楔形,具5-20厘米长的柄;叶脉多条,顶端连接;沉水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,草质,具柄,常早落;托叶膜质,长2-7厘米,顶端尖锐,呈鞘状抱茎。穗状花序顶生,具花多轮, 开花时伸出水面,花后沉没水中;花序梗稍膨大,粗于茎,花时直立,花后自基部弯曲,长3-10厘米;花小, 被片4,绿色;雌蕊2枚(稀为1或3枚)。果实宽倒卵形,长约3.5毫米,背部明显3脊,中脊锐,于果实上部明显隆起, 侧脊稍钝,基部及上部各具2凸起,喙略下陷而斜伸。花果期5-10月。 |
生长习性
眼子菜生于池塘、水田和水沟等静水中,水体多呈微酸性至中性。 |
药用价值
眼子菜全草入药。春秋采集,晒干。微苦,凉。清热解毒,利尿,消积。用于急性结膜炎,黄疸,水肿,白带,小儿疳积,蛔虫病;外用治痈疖肿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