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中文学名:番红花 | 拼音:fān hóng huā |
拉丁学名:Crocus sativus L. | |
别 称:藏红花、西红花 | |
门:被子植物门 | 纲:单子叶植物纲 |
目:百合目 | 亚 目:百合亚目 |
科:鸢尾科 | 亚科: |
族: | 属:番红花属 |
形态特征
番红花多年生草本。鳞茎扁球形,大小不一,直径0.5~10cm,外被褐色膜质鳞叶。自鳞茎生出2~14株丛,每丛有叶2~13片,基部为3~5片广阔鳞片乌黑叶线形,长15~35cm,宽2~4mm,边缘反卷,具细毛。花顶生;花被片6,倒卵圆形,淡紫色,花筒细管状;雄蕊3,花药基部箭形;子房下位,3室,花柱细长, 黄色,柱头3,膨大呈漏斗状,伸出花被筒外而下垂,深红色。蒴果长圆形,具三钝棱。种子多数,球形。 花期10~11月。 |
生长习性
原产欧洲南部。喜冷凉湿润和半阴环境,较耐寒,宜排水良好、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。 |
药用价值
番红花为著名的珍贵中药材,主要药用部分为小小的柱头,柱头(番红花):甘,平。活血,祛瘀,止痛。用于血滞月经不调,产后恶露不行,瘀血作痛,跌打损伤,忧郁痞闷,胸胁胀闷。 |
相关传说
番红花原产欧洲南部,中国各地常见栽培。一般认为番红花原产于地中海地区、小亚细亚和伊朗。在伊朗和克什米尔有栽种,并认为由蒙古远征军传入中国。曾记载于中国的《本草纲目》(1552-1578)。 早期主要栽培中心是西利西亚和小亚细亚。约961年阿拉伯人将其栽种于西班牙。10世纪一本英格兰医书中有记载。 后来在西欧消失,直至十字军又将其重新引入,在许多时期,番红花贵于同重量的黄金,今天仍是世界上最贵重的香料。 主要种植于西班牙、法国、西西里岛、意大利亚平宁山脉以及伊朗和克什米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