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番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。在秘鲁、厄瓜多尔、玻利维亚等地仍有大面积野生种的分布。茄属分为有色番茄亚种(Eulycopsic)和绿色番茄亚种(Eriopersicon)。前者果实成熟时有多种颜色,后者果实成熟时为绿色。茄属由普通栽培种番茄及与栽培种番茄有密切关系的几个种组成,大体上又分为普通番茄和秘鲁番茄两个复合体种群。普通番茄群中包括:普通番茄、细叶番茄、奇士曼尼番茄、小花番茄、奇美留斯凯番茄、多毛番茄;秘鲁番茄群中包括智利番茄和秘鲁番茄。 |
番茄是茄科的一员 , 在1753年林奈的著作《植物种志》(Species Plantarum)中,番茄的生物学二名法被注释为“Solanum Lycopersicum”,其种的名称“lycopersicum”被解释为“wolfpeach”,其中“wolf(狼)”来自“lyco”,“peach(桃子)”来自“persicum”,意思是“狼桃”,源自日耳曼狼人传说,传说中,巫师和巫婆在药水中使用致命的茄子(颠茄)把他们自己变成狼人,番茄是一种近似于颠茄但比颠茄大一些的果实,所以当番茄来到欧洲的时侯被叫作“狼桃”。 |
然而,番茄的学名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更动。最早的学名“Solanum Lycopersicum L.”由林奈所起,他认为番茄属于茄属(Solanum)。但1768年,菲利普·米勒(Philip Miller)认为番茄应当自成一属,属于番茄属(Lycopersicon),定名“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”,“esculentum”源于“edible(可食用的)”,即“可食用的狼桃”,其使用颇为广泛,于1983年成为保留名称(期间也出现保留种名的“Lycopersicon lycopersicum”的用法),且在部分分类法中,若马铃薯和番茄不在同一属,则番茄用此学名。 |
1990年开始的系统解析与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,正如林奈分类法,番茄和马铃薯分为同一属是正确的,番茄的学名应为“Solanum Lycopersicum”,属于茄属,而“Lycopersicon”和“番茄属”的持续使用只能以方便和维护命名稳定性为由。番茄属后改为番茄组(Solanum sect. Lycopersicon),属于茄属马铃薯亚属(S. subg. Potatoae),后因分子遗传学的进步,又被并入茄属内。 |
在植物学方面,番茄作为茄科模式植物备受瞩目。Micro-Tom是一种模式矮生小番茄,可在实验室中培养。2011年5月,中国与荷兰科学家共同发起了"100个番茄基因组研究计划"。2012年5月,栽培番茄全基因组的精细序列分析宣布完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