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雀草,大家的植物园!

艾的植物学史

艾的植物学史
《诗·采葛》传:“艾所以疗疾。”《孟子》:“求三年之艾也。”艾可内服外灸,很早就广泛用于治病。故《别录》谓之“医草”,《埤雅》又有“灸草”。艾之为名,取于治病。艾,从艹,薞声,通薞。《诗》毛传:“艾,治也”。《释名疏证补》:“艾,又也;又,治也。”艾与薞古音相同,均属疑纽月部。陆佃《埤雅》云:“《博物志》曰削冰令圆,举以向日,以艾承其影,则得火。艾曰冰台,其以此乎?”郝懿行《尔雅义疏》谓《埤雅》“妄生异说。不知冰古凝字,艾从薞声,台古读如题,是冰台即艾之合声。”又艾有久义,《诗·小雅·庭灯》:“夜未艾”。毛传:“艾,久也。”是艾字亦训久,以艾治病,“久而弥善”,故灸病之草名“艾”。《纲目》:“自成化以来,则以蕲州者为胜,用充方物,日下重之,谓之蕲艾。”茎叶类蒿,故名艾蒿。干后色黄,而名黄草。五月艾者,乃由采收时月得名。
本品入药始载于《别录》,曰:“艾叶,生田野。三月三日采,暴干。作煎,勿令见风。”《本草图经》曰:“艾叶,旧不著所出州土,但云生田野,今处处有之。以复道者为佳,云此种灸百病尤胜,初春布地生苗,茎类蒿而叶背白,以苗短者为佳,三月三日,五月五日,采叶暴干,经陈久方可用。”《纲目》曰:“艾叶,本草不著土产,但云生田野。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,四明者图形。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,四明者谓之海艾。自成化以来,则以蕲州者为胜,用充方物,天下重之,谓之蕲艾。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,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。此草多生山原。二月宿根生苗成丛。其茎直生,白色,高四五尺。其叶四布,状如蒿,分为五尖,桠上复有小尖,面青背白,有茸而柔厚。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,细花,结实累累盈枝,中有细子,霜后始枯。皆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,暴干收叶。”根据以上所述形态、用途及附图,其原植物基本与本品相符。
Copyright © yanquecao.com All right reserved. 燕雀草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