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雀草,大家的植物园!

山荆子的生长习性及地理分布

山荆子的生长习性及地理分布
山荆子生山坡杂木林中及山谷阴处灌木丛中,海拔50-1500米。喜光,耐寒性极强(有些类型能抗-50℃的低温),耐瘠薄,不耐盐,深根性,寿命长,多生长于花岗岩、片麻岩山地和淋溶褐土地带海拔800-2550米的山区。山荆子除盐碱地以外的山、丘、平原地区。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,各地又有各地的适宜类型。如山西省太原地区及上党盆地适用沁源山荆子,晋南地区适用蒲县山荆子;陕西省榆林地区适用黄龙山荆子。生山坡杂木林中及山谷阴处灌木丛中,海拔50-1500米。
山荆子山区随处可见,在杂木林中常有成片分布。山荆子分布很广,变种和类型较多。据调查,中国东北中部山荆子有阔叶山荆子(var.latifolis Skv.)和椭圆山荆子(var.silvatica Skv.)2个变种,有圆锥形山荆子、梨形山荆子和扁圆山荆子3个变型。河北省燕山地区、赤城大海坨和承德北部的围场坝上均有山荆子分布。其变异类型有长柄、短柄、小叶、窄叶、梨形果、扁果、平顶山荆子等22个类型之多。
山西的沁源山荆子,主要分布在太岳山区的沁源和王陶乡的阴坡水边,抗阴湿,不抗旱。雁北的广灵山荆子分布于阳坡地埂边,抗寒、抗旱。阳高山荆子产于阳高县的王官人屯,抗腐烂病。房山山荆子比较抗盐,嫁接苹果不黄化。
西藏昌都地区的山荆子,果实有长椭圆形、倒卵圆形或圆柱形3个类型,单果重1.25克,鲜红色,脱萼,有光泽,果柄长1.9~3.9厘米,紫红色,9月下旬成熟。
四川的山荆子零星分布在海拔1140~1850米处,茂汶、盐源等县作苹果砧木用,有“小脚”现象。宁夏在六盘山西山区也有分布。
Copyright © yanquecao.com All right reserved. 燕雀草 版权所有